徐克把爱情经典拍成鬼片,重温《梁祝》影像表现力的惊天动地

    来源:天空影院人气:354更新:2024-01-27 09:54:32

    2024春节档的战局基本已定,有不少影迷迫切希望《射雕英雄传:侠之大者》能够出战。最近,据片方中影集团董事长傅若清透露,该片预计将于今年年内上映。观众如此期待它,除了它具备大片气象,还有个关键原因:导演徐克。

    众所周知,“徐老怪”特别擅长把经典故事拍出新意。为了弥补观众内心的遗憾,时光君特别想重温一部由他执导的杰作。在其上映30周年之际,再来领略徐克的才华。

    《梁祝》

    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,跟《白蛇传》《孟姜女哭长城》《牛郎织女》并称“中国汉族民间四大爱情传奇”,流传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之久,可谓家喻户晓。

    故事新编,难度极大。但对徐克来说,这从来不是什么难事。

    不同凡响的爱情传奇

    徐克拍《梁祝》,故事框架来自民间传说的基本模版,其主题也是反父权、反封建。但在剧情中,处处都有妙笔。

    比如要强调时代感,徐克用到了一个道具:脂粉。故事开篇,祝父(徐锦江 饰)郑重其事地吩咐下人为他涂脂抹粉,从而拥有气色与神采,以便在官场上与欧阳族系斗争。

    这是典型的港式喜剧的点子,不仅提供了轻松愉快的氛围,还塑造了人物,带出了时代气氛。关键时刻,官高势大的那家要提亲。他们有亲戚是皇上嫔妃。如果祝家跟马家结了姻亲,那就攀上皇亲国戚的关系。祝父非常看重这场政治联姻。

    于他而言,女儿的终身大事不过也是装点他仕途的脂粉。祝夫人(吴家丽 饰)夫唱妇随,主动要求祝英台去崇绮书院深造,让其腹有诗书,养成大家闺秀的气度,好与马家门当户对。

    两场戏简明扼要,既讽刺了祝氏父母的急功近利,同时也点明了东晋时期极为严重的门第风气。在崇绮书院亦是如此。老师知道祝英台的身份之后,当即给她最好的位置;祝英台与梁山伯一同犯了错,也倾向于惩罚无权无势的梁山伯。而祝英台至真至性,她心中全无门户之见,与梁山伯相爱。这也是所有版本的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都会细腻描绘的故事。

    《梁祝》有何不同呢?徐克在处理爱情戏时,紧紧扣住了“虚实”二字。这是梁山伯的说辞。所谓“实”,是男欢女爱,可做任何肌肤相亲之事,然后传宗接代;而“虚”,则是指同性之爱,为社会风气所不容。影片中,亭望春(何润东 饰)明显爱慕着梁山伯。

    起初,梁山伯不知祝英台是男扮女装。所以,他忍不住被她吸引,又时刻警惕自己“不要变虚”。

    另一边,祝英台也谨遵母亲的教诲,禁止自己与其他男人有亲密的举动。两个人心中各有禁忌,同时又忍不住靠近对方,这样的设定使得影片产生了一种介乎于虚实之间的暧昧氛围。

    为了保持距离,他们睡觉时,会在中间放一碗水。可到第二天,碗空了。非常耐人寻味的是,徐克省掉了夜晚时发生的事,这种留白让暧昧之情在观众的想象中中翻腾升温。

    梁山伯与祝英台每次对彼此产生依恋与爱慕,也往往是在迷迷糊糊、虚虚实实的状态之下。直至祝英台要离开,梁山伯因为不舍,谱出了绝妙的旋律,他体会到了“情”,也在瞬间参悟了音乐的真谛。

    可后来,这对苦命鸳鸯,却被父权生生拆散。

    惊天动地的影像表现力

    从结构上来看,《梁祝》分为两段,前半部分的基调是喜剧,描绘梁祝爱情萌生时的暧昧与浪漫;后半部分的底色则是悲剧,刻画的是两人生离死别的凄惨与悲壮。徐克真是艺高人胆大,影片的变化与其说是调性,不如说是类型。

    故事后半段,渐渐往恐怖片的路子走了。梁山伯考取了功名,应祝英台之约去祝府提亲。起先,祝夫人还是以礼待客。但后来,祝父怕他耽误了女儿的婚事,以及更加重要的自己的仕途,重重打了梁山伯。

    梁山伯受伤严重,加上忧思过度,不治而亡。梁母将儿子葬在祝家送亲的必经之路,以让他送祝英台最后一程。

    而“未亡人”祝英台同样思念成疾,日渐消瘦,直至哭出了血泪。

    因为祝英台形容枯槁,泪流不止,胭脂水粉难以涂抹。祝父却依然有豪情万丈的气概,他根本不管女儿死活,让下人使用他的粉去抹,有多厚抹多厚,从而盖下所有的憔悴与心灰意冷。

    甚至,全家上下都要化妆。送亲队列,犹如鬼差。

    奴婢们为祝英台戴上凤冠,她也全然没有新娘的喜悦,宛如女鬼。

    徐克特意用上移动镜头,摄影机不断怼到演员的面前,以此制造惊悚与恐怖的感觉。这哪里是喜事,分明是冥婚。

    送亲队伍出发之前,祝父特意叮嘱要绕开梁山伯的坟墓,但路途中狂风大作,泥土与树枝仿佛也生了灵性,堵住队列去路。百转千回,他们还是来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冥冥之中定下的再见之地。

    直到此刻,祝英台才终于有了生气,她一路狂奔,扔了凤冠,撕了礼服,露出一身缟素。忽而,天地为之变色,雷电交加,大雨如注。雨水洗去了祝英台脸上一层又一层的脂粉,重回最本真的样貌。

    徐克以富于动感的场面调度技巧,将祝英台内心的坚决以及梁祝之间的绝恋呈现出了“惊天地泣鬼神”的气象,撼人心魄。而雨水洗刷脂粉的细节,既是爱的纯粹,也完成了对封建、对父权最有力的鞭挞。

    这场戏不仅有着超凡的影像感染力,同时,它也将影片里的重要元素汇集于此,以纯熟的视听技巧烘托出了故事的主题,功力极为深厚。

    徐克的改编之道

    从上述的描述就能看出徐老怪的才华。其一、他非常擅长“旧瓶装新酒”。《梁祝》是中国最为经典的爱情悲剧之一,不过,他却敏锐地将这个故事作为载体以承载他想探讨的议题,比如同性之爱。

    此前,由他编剧、监制的《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》与编剧、导演的《青蛇》中都有所涉及。

    《梁祝》对此则有了更加有趣而深入的描绘。徐克写了多组人物关系。比如亭望春暗恋着梁山伯,祝英台的表妹对她有意,以及比较隐晦的院士夫人与祝夫人。更不用说故事前半段中梁山伯对祝英台的感受,他长时间处在“断袖之癖”的疑虑之中,直至最后才拨开迷雾。

    其二、他可以让经典的故事焕发新的生命。常规的故事写反父权、反封建,往往是塑造一个具有威权的父亲形象,在《梁祝》中也有,他是最大的反派。徐克出手,必然独辟蹊径。

    影片中,除了梁山伯与祝英台,最鲜活最复杂的人物当属祝夫人了。从一些草蛇灰线的细节便能看出,她跟院士夫人曾拥有过非比寻常的情感关系,又与高僧有过前尘往事,品尝过爱情的甜蜜与忧伤。但她放弃了这些,选择嫁到祝家,并逐步成了父权的帮凶。

    祝父想用威权逼迫祝英台忘了梁山伯,是祝夫人主动站出来,对伴读施行家法。为了迫使梁山伯不再见祝英台,又是祝夫人登门拜访,不惜跪下来求一个后辈写绝情信,而让他悲伤过度,口吐鲜血。

    而她,又以时代之名,为自己的懦弱、为虎作伥与自怨自艾寻求开脱。

    此外,徐克也懂得情绪营造。就像《梁祝》,他以前半部的大喜,来衬托后半部的大悲,极致的反差带来了极致的戏剧张力。

    值得一提的是,徐克还是个写意的高手。除了上面描述的视听语言上的创造性发挥,他也善于以画面写禅意诗。《梁祝》的故事,核心在“化蝶”,蝴蝶的意象贯穿始终。一开始,祝英台用器皿盛放着蝴蝶,她喜欢观赏它们,其实是顾影自怜。

    遇见梁山伯后,祝英台又画蝶。这幅画成了梁祝二人爱情的预演与象征。

    梁祝殉情后,高僧找到这幅画,化纸成蝶。早已遁入空门之人,为梁祝这场人间绝恋写下了最美的结局。

    他成了故事的见证者,同时也以此抚慰了前尘旧恨,为自己,为众生。

    94版《梁祝》,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最佳版本。很大程度上,这要归功于徐克剑走偏锋的改编思路,以及磅礴恣意的想象力与影像表现力。一直以来,他都发挥着自己的才华。

    他拍《笑傲江湖》,将东方不败写成女人;他拍《黄飞鸿》,引领了新派武侠的风潮;即便是《智取威虎山》,他依然能将红色经典拍成现代武侠……他总能用自己的天分,赋予经典故事以新鲜的活力。

    如果他依旧保持着这样的创作冲动,他多年以后重回武侠领域的《射雕英雄传:侠之大者》,就值得影迷翘首以待。

    郑重声明:天空影院所有播放资源均由机器人收集于互联网,本站不参与任何影视资源制作与存储,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书面告知,我们会及时处理.

    如果喜欢天空影院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,站内广告是本站能持续为大家服务的立命之本还望顺手支持一下^_^

    网站地图

    Copyright © 2019-2024 · 天空影院 gujiazhuangshi.com